【工作动态】
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三心”服务创优校园
周边交通环境
近年来,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目标,立足公安交管主责主业,坚持“三心”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安全畅通稳定的校园交通环境。
一、精心部署安排,形成警校共建合力。每学期开学之际,大队都要专题研究学生安全工作。一是制定校园道路交通安保工作方案,做好“护学”、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等工作安排,将校园安保工作纳入重要考评内容。二是定期开展开门评警活动,邀请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征求对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投入30余万元打造2个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基地,供学生开展情景体验。牵头举办全县学生“文明交通安全杯”书画大赛,参赛书画作品达5000多件。
二、热心护送师生,铺就平安上学之路。大队坚持开展“护学天使”行动,建立一校一岗、警校共建机制,在18个中小学、幼儿园门口、重要交通路口设置“护学岗”,将机关科室警力下沉到路面执勤,每天投入75名警力,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开展交通疏导和车辆管控,对学生违法驾驶车辆、超员超载、三轮车违法载人等行为进行制止、劝导和教育,为学生出行筑起安全屏障。在高考、中考等重要节点,开展交通管制,开辟“绿色通道”,为莘莘学子步入人生重要考场途中全程护航,营造安全、畅通、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全心护卫校园,打造畅通有序交通。一是大力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联合城管等部门对学校周边车辆乱停乱放、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影响交通安全行为进行整治。今年以来,查处校园周边乱停乱放违法行为2379起,取缔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67个。坚持每季度入园检查校车安全,对“黑校车”零容忍,今年以来,查处校车违法行为13起。二是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在学校门口及周边增加隔离护栏、减速带、施划彩色斑马线,增设交通标志以及学生专用通道。今年以来,完善校园周边标志标线720㎡,增加隔离护栏468米、减速带243㎡、彩色斑马线138.3㎡,三是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通过上交通安全课、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安全警示片、典型事故案例展板等展示形式,切实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今年以来,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课8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多份。
县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作。
一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指导,科学确定用药时间、用药品种和用药剂量,从源头上控制农药使用总量。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今年以来,在水稻、蔬菜、脐橙等农作物上放置害虫诱捕器2100余套,使用粘虫蓝板、黄板42000片、捕食螨(胡瓜钝绥螨)10000袋;新增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100台套;利用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统防统治20多万亩次;发布病虫情报12期;举办4期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培训人数279人次;圩镇巡回宣传1次,发放资料800份。
二是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在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及油山镇果园基地建立化肥减量增效试点示范区和核心示范区,示范区规模达6.8万亩。通过应用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综合技术措施,使示范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升,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9.73%,有机肥施用比例达48%。
三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采取“源头减排、中端控制、末端利用”等养殖模式,优化养殖设施设备,实现养殖废弃物总量减排。截至目前,我县建有异位发酵床的规模猪场300余家68000多平方米,有效降低后续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压力。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全面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6.46%,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
正平镇做好“加减乘除法”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正平镇为彻底解决群众饮水困境,深入走访调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做好“加减乘除法”,全力保障群众真正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提升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一、做好“加法”。一是加容量,对在正常使用较大规模的水厂进行扩容,提升容量、增加用户;吸收一些小水厂用户,解决缺水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加容量,对较大型规模的水厂增加了1000户4500人。二是加资金,针对因各村组集体水厂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用户用水不达标的现象,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摸排,对全镇各个水厂加大资金投入,解决水质不达标、管网不够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增加23万元资金对村组集体水厂进行整改。三是加设施,根据水厂达标建设要求,镇党委、政府积极动员要求私营水厂主做好净水消毒、防护栏、警示牌、制度牌等设施,全面提升水厂的水质,目前已对23家水厂进行了达标建设,全面提升了水质、水量。四是加管理,对正常运行的集中供水工程严格实行“四个一”管理,即:每个集中供水工程落实一名镇领导挂点、一名监管干部蹲点、一名水源地管理员驻点、一套整改提升方案推进,实施一厂一策,保障集中供水工程规范运行,管理有序。
二、做好“减法”。一是减厂,对水质不达标、水源不足的集中供水工程取缔、兼并,把原用户转移到达标、合规的水厂中,解决一批。二是减支,通过政府鼓励、政策支持的措施对村组集体的水厂进行配套、达标建设,减少群众的用水支出。三是减用,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节水氛围,促使用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做好“乘法”。针对全镇安全饮水现状,一是乘势,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优先的宗旨意识,以提升群众饮水安全性、便捷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前兴修水利的大势,积极营造群众主动反馈问题的氛围,大力开展群众安全饮水困难调查,通过反向调查、监管,促进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整改提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反向测评发现用水问题15处,均督促私营水厂主立行立改。二是乘时,结合当前进入秋季的临界期,该镇提早准备,积极组织干部力量开展农户用水问题摸排,及早发现农户进入秋冬季节的缺水问题、隐患,做好预期,及时将这部分农户的用水进行转移或动员修葺使用自挖井保障用水,截至目前共摸排312户农户存在缺水隐患,已组织镇村干部动员或帮助做好提前准备措施。
四、做好“除法”。为精准保护水源地,从源头治理入手。一是除源,严厉打击水源地畜禽养殖,积极开展辖区摸排工作,对各个水源地周边深入排查,截至目前已全面排查各水源地,并加强宣传管控。二是除杂,对全镇各个用水设施、管网等积极组织力量开展除杂行动,切实提高用户水质、水量,保障用户能够用上干净水,截至目前已对辖区2/3以上的用水设施、管网开展了除杂行动,绝大部分用户水质、水量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