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公开信息 > 农业部门 > 县乡村振兴局 > 规划计划

信丰县防范因灾返贫预案

访问量:

信丰县防范因灾返贫预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止因灾返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等九部门《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因灾返贫长效机制的通知》和《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制定我县防范因灾返贫预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健全并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建立健全防范因灾返贫长效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千方百计做好有因灾返贫致贫风险的受灾乡(镇)、受灾对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针对性地落实行之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风险隐患防范应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持续做好气象、地质、水旱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筑牢防范因灾返贫第一道防线。

1.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低温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监测,稳步推进气象灾害预警精细化到乡镇。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服务,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精细化灾害风险评估。优化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与相关部门对接使用、与应急广播等信息发布渠道对接,发展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健全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开展气象AI无障碍全媒体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山区、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推进气象预警纳入相关预案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建立实施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人员提前转移机制。

2.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强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群测群防,继续推进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工作,推进切坡建房风险排查与管控,防范因地质灾害返贫。为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人员转移避险、临时安置决策提供气象服务,提高地质灾害预防和临灾避险能力。

3.强化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加强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工情监测,特别是中小河流雨情、水情、汛情监测,稳步推进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雨情、水情监测全覆盖,滚动开展旱情监测分析。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短中长期预报,健全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建立高效精准的预报预警体系,利用多平台、多渠道,注重使用应急广播村村响、大喇叭等,提前发布暴雨、河洪水、山洪灾害、干旱等预警信息,提高降雨落区、水位涨幅等预报精准度,做到区域和人员全覆盖,确保零死角、无盲区。坚持和完善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根据逐6小时降雨落区预报,坚决果断、科学精准、有力有序做好危险区和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妥善安置工作。

4.强化排查预警风险处置。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防止返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修订防范因灾导致区域性、规模性返贫预案,并加强预案动态管理,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作,建立农村风险隐患数据库,推动风险普查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充分利用好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结合气象、地质、水旱等灾害排查和汛前防汛抗旱、易地扶贫搬迁高楼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好灾害对困难群众影响的摸底排查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薄弱环节,紧盯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认真做好检查核查,特别对受灾严重农户、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和受灾脱贫地区、多灾易灾农村地区、省市县重点帮扶村等重点区域开展因灾返贫风险排查和影响评估工作,深入分析研判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影响,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逐条跟踪督查整改,逐一销号,确保问题全部及时整改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中发现隐患蠕动变形迹象,要迅速做好人员转移撤离,果断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及时化解风险隐患,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排查评估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对象和区域,要提前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强化风险管控化解,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视情优化简化程序,落实应纳尽纳。对重大突发状况可导致因灾规模性返贫致贫的,要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关键时刻可越级上报。

(二)统筹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将防范因灾返贫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重要内容。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行业指导、部门协作原则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要针对灾害类型、性质、深度、规模、区域及因灾导致返贫风险情况等,按规定统筹各项政策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围绕收入稳定增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目标综合施救帮扶,科学稳妥应对,精细有效落实各项务实管用措施。

1.高效开展救灾救助。对灾害发生救助能力薄弱的,可酌情启动救灾响应,加大救助力度。对启动市级救灾IV级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建立健全过渡期救助台账、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维修台账、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台账和需紧急生活救助台账,确保救助对象精准化。重点关注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做好救助政策衔接,统筹考虑冬春生活救助方式,根据受灾情况给予必要生活救助物资,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支持倒损房恢复重建。及时开展因灾倒损房的鉴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因灾倒房户纳入危房改造项目。加强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排查调度,应急部门要建立工期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和每月调度工作机制,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完成重建,早日搬入新居。要通过政府救助、政策优惠、社会捐助、亲邻互助、村组帮工帮料、对口帮扶等方式协调解决问题,坚持重建工作与防灾避灾相结合,确保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科学高效。可适当提高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和有因灾返贫风险受灾地区的倒损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按规定加强政策资源统筹,将倒损房恢复重建与其他政策项目有效衔接整合。

3.切实保障饮水安全。要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统筹做好抗旱蓄水保供等工作。对受灾农村地区农村供水工程明确专人巡查、定期报告,对因灾影响正常供水的地区,及时通过新开辟水源、应急调水、管网延伸覆盖、拉水送水、设立集中供水点等方式,保障基本饮用水供应。要集中力量开展灾损工程维修抢修,加快工程修复进度,尽快恢复正常供水。要统筹利用好各渠道资金政策,将农村供水建设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做好饮用水净化消毒,加强水质检测监测,保障水质安全。

4.精准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对认定有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要全部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要强化资源统筹和政策支持,全力做好灾情应对和灾后帮扶,做到应急救灾精准,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优先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促进稳定增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加强与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确保应保尽保。对有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先落实帮扶措施再及时完善手续。对灾后恢复生产有资金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优先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或办理追加贷款。对因灾还款困难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按规定及时办理展期、续贷。进一步简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审批流程,可实行容缺办理、先办后补,努力提高贷款发放时效。要发挥防贫保险、农房保险等市场机制补偿作用,及时组织保险机构查勘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快速理赔。要加强灾后跟踪监测和后续扶持,确保因灾导致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三、有关要求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聚焦受灾脱贫地区、多灾易灾农村地区、省市县重点帮扶村等重点区域,关注受灾严重农户、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机制、协同联动、狠抓落实,共同做好灾前风险排查预警、防范应对,灾后抢险救灾、应急救助各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把防范因灾返贫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健全跨部门沟通协作机制。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队伍特别是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分级培训,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促进提升防灾减灾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定点单位等帮扶力量作用,积极协助地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二)保障资金项目。有关部门要指导省市县重点帮扶村、脱贫村、多灾易灾及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区域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推动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防汛抗旱和生活类救灾、消防救援、防灭火等物资装备储备库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雷电高发易发区推进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农村智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引导农民完善自建房防雷设施,推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受灾地区要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实际,统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规定的资金支出范围内,支持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的产业就业帮扶、必要的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修复等项目,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要按照相关规定简化优化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恢复灾区困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必要项目,有利于困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技能培训等项目,支持带动发展增收的帮扶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生产补贴及贷款贴息项目等应对灾情新增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尽可能的调整衔接资金优先安排,加快项目实施,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对因灾损毁的扶贫项目资产,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恢复、盘活利用等应对工作,按规定做好资产处置管理。

(三)强化统筹协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坚持一盘棋思想,形成上下联动、密切联系、通力协作的工作局面。各部门要加强本领域内的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可能导致规模性返贫问题的各类风险隐患。要加强部门沟通,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共同研判预警,协同应急救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坚持整合力量,精准施策,指导受灾地区用足用好救灾救助政策,对有因灾返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开展跟踪监测和工作督导,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帮助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四)积极宣传引导。要对农村地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不断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体,适时发布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开展气象科普进乡村”“气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普及江西省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提升农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要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开展多种形式消防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提升安全意识,及时消除身边火灾隐患。要健全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继续支持相关社会组织依法成立,支持鼓励、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探索建立城乡社区应急志愿者网络体系,有规划、分专业、常态化做好志愿者骨干队伍的建设储备,努力打造适应多种领域需求的应急志

愿者队伍。

(五)严肃工作纪律。要规范因灾返贫有关信息报送,保证渠道畅通。密切关注舆情导向,及时核实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和热点问题。要严格履职尽责,层层传导责任,按照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对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组织帮扶不力、处置失当,甚至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