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和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小江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增强法治观念,树牢法治思维。今年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学习、培训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让普法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具体,同时也与执法责任紧紧绑定在一起,推动干部职工注重发挥出在全民普法中的积极作用。
(二)扛实主体责任,科学谋划推动。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将法治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小江夜话”青年干部学习课堂,开展法治知识大讲堂,以讲师授课、课堂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法治知识,开展法律法规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习近平法治思想应知应会测评。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依法。全面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镇在法治工作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待提升,宣传氛围不够浓厚。虽然在教育宣传形式上还算丰富,但在硬件设施上还有待提升。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政联席会、专题讲座、集中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动力和责任担当,转变为明确的工作思路和任务举措。2024年度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讲座、宣讲会、全体干部会等会议学习贯彻法治建设工作及相关精神40次。
(二)健全完善乡镇依法决策机制。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将法治精神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始终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前,严格实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委工作法治要求,支持镇人大、镇政协及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三)着力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先后组织镇直机关、村(社区)干部学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20余次,把党员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实干部学习管理,通过干部夜校开展法治知识大讲堂,以讲师授课、课堂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法治知识,开展法律法规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习近平法治思想应知应会测评,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提供合法性、可行性意见,对决策风险和法律保障等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对策措施,确保决策合法。
(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夯实基层法治人才基础,加强“法律明白人”培育培养,在全镇19个村(社区)开展“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参与指导制定全镇19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让更多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成为矛盾纠纷“调解员”、普法宣传“代言人”、乡村依法治理“践行者”。2024年,依法、用法调处矛盾纠纷148起(其中土地纠纷21起,山林纠纷24起),调处成功146件,调解成功率98.64%。
(五)广泛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普法途径,在全镇范围内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着力提高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分别开展了春节“送法下乡”、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5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民法典宣传月、9月青少年法治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12次。强化青少年法治思想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在全镇中小学生举办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消防法》等法律讲座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次。
四、有关意见建议
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法治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乡镇法治工作力量十分薄弱,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推进不畅。政府行政复议、法制机构人员力量有待加强。专业化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执法队伍不稳定、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的执法经费保障不足,影响了执法效率。
五、2025年工作安排
(一)完善一站式协调共治机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乡情乡俗在维护乡村秩序、倡导文明新风中的特殊作用。有效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通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润物无声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
(三)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水平,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大力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在执法人员内部开展行政执法岗位“大学习、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不满意行政执法问题整改,聚焦民生领域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执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