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切民生福祉,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提升行动。2023年,全县各类灾情险情多发,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要领导的靠前指挥下,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了全县防汛抗洪抢险救灾防御战,有力防范应对旱情灾情,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慎终如始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严格按照市防汛目标要求,坚持防汛救灾一体化,有效应对了14轮次强降雨和端午水、“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等台风天气。县委、县政府、县防指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全县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召开10次工作调度会、12次情报会商会,县防办会同气象、水文部门发布各类预警信号261期,及时启动强降水“631”风险预警服务机制,发送短信或电话叫应近35万次,提前转移避险群众2147人次,县水利部门根据会商情况及时下发水工程调度命令16份,提前预留库容拦洪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确保全县未出现险情、无人员伤亡。二是森林防灭火形势得到有效防控。2023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平安县。县委、县政府、县森防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领导关于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有关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了以“平安春季行动”“专业队、半专业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森林防灭火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森林火灾、未监测到林火卫星热点,实现了“持续高温干旱高火险天气”和元旦、春节、清明、全国两会、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零火灾、零热点”的森林防灭火安全态势。三是积极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强化灾情报送和救灾救助。今年以来,全县遭遇7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6轮,风雹灾害1轮),经统计,受灾人口117.8997万人(其中紧急避险转移2424人,紧急转移安置1226人),农作物受灾6591.8公顷,严重损坏房屋1户3间,一般损坏房屋50户137间,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未发生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各乡镇均向受灾向群众发放了生活救助物资,按照“十有”标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我县向2022年受洪涝灾害的11123户40285位灾民发放了救灾资金1105万元,今年已核定9180户34613位灾民申请冬春救助资金3015.17万元。加强震情监视跟踪。坚持每月巡检维护地震监测信丰基本站1次,遇到故障及时排查及时恢复;对在全县分布设立的19个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及时进行维护;稳妥处置广东河源市源城区“2.11”4.3级、“3.8”4.5级地震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有10个符合地方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避难场所多集中在公园、广场、绿地等广场,有效避险总面积59.3万平方米,可容纳受灾群众28.65万人。全县16个乡镇及高新区设立避难场所210个,面积约38万平方米,可容纳19万人应急避难。深化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已甄选3个乡(镇)、社区(正平镇球狮村、大阿镇明星村、大桥镇莲花山社区)申报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1个学校(嘉定镇龙舌中学)申报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深入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党建+应急管理”系统应用。通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系统报送信息400余条,全县16个乡镇建立“党建+应急管理”系统账号628个,利用“党建+应急管理”系统四大模块发布预报预警417条、转移避险通知27条、宣传教育知识248条,申报救灾救助对象1305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