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公开信息 > 乡镇 > 正平镇 > 决策公开 > 政策文件

转发关于印发《信丰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3215”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通知

访问量:

信丰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信丰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3215”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经研究,现将《信丰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3215”行动计划(2023-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4月25日



信丰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3215”行动计划(2023-2026年)



为深入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具有信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对标省“1269”、市“7510”行动计划,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为重点,以“招大引强、扶优扶强、靠大联强”为路径,实施项目攻坚,引强企、育龙头,加快构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新型工业化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当好融湾排头兵,迈入全省二十强,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描好“世界橙乡、北江源头、融湾标兵、人信物丰”新画卷,挺起新型工业化“硬脊梁”。

二、发展目标

到2026年,力争实现“3215”目标,即: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3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以绿色PCB、数字视听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在信丰投资和本土上市企业总数突破50家,其中头部上市公司15家。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3条重点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链。依托PCB产业基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填补产业链断点、空白点、薄弱点。强化龙头带动,实行“链主”招商、沿“链”招商,深入开展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形成上游有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新材料,中游有绿色PCB、新型电子元器件,下游有核心部件模组、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的纵向到底、横向成群、配套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往高端走、往深度走,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到2026年,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600亿元,其中PCB产业营业收入超3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聚焦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创新驱动,纵深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坚持整机与材料、零部件协同发展,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联动发展,聚力完善原材料、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基础配套产业链,依托大族、绿萌、中科微至等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和农业(物流)专用设备等细分产业链。到2026年,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新能源产业链。重点培育天能集团、国家电投、铭利达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大力扶持拓远新能源、中能实业等产业链骨干企业,全力招引落地新能源电池及原材料生产、新能源汽车“三电”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推动我县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验示范。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局对口支援信丰、国家电投赣州融合式能源大基地建设等平台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在动力电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铅炭、锂电和氢能储能业务,建立新能源电池配套产业园,打造储能示范基地。引导园区企业与国电投加强屋顶光伏项目合作,提升园区绿电覆盖率。到2026年,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努力铸就全市前列、全省领先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二)2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绿色PCB、数字视听为重点,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融链工程,在细分领域上蓄势发力,不断促进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用足用好占全国13%的PCB批复产能指标,整合优化排水量指标,进一步盘活资源。精心绘制PCB产业链图谱,集中力量引进一批PCB链主企业,大力发展 IC载板、柔性 PCB、高密度互连板、特种 PCB等高端产品,推动发展芯片等先进工艺提升产品比重。推进电声产业在新材料、光电声智能传感、新型显示、模组、LED应用、智能终端、“5G+”等领域丰富智能终端产品体系,同时布局4K/8K视频、AR/VR等视听产业新业态。强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高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支撑,加速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PCB产业重镇,以及江西省光电声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国家级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大族数控为龙头,鼓励研发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建设装备制造数字加工共享平台,从原材料、切割、钣金、机加、电机、系统开发到产品集成,推进机器人应用示范,培育发展光机一体化的高端数控机床、通信电子产品智能装备制造,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绿萌&中科微至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机、智能物流等专用装备制造。打造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四、主要举措

(一)育龙头,实施“五链”融合领航行动

1.龙头引领竞进提质。建立重点产业领航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制订培育方案,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资本运作等,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突出抓骨干企业、抓产业链延伸、抓股改上市,集中力量、集中要素扶持重点企业,打造一批龙头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链主”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实施“映山红行动”加快上市,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超50亿元、20亿元的领军企业。

2.梯次培育打造标杆。推动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精准开展靶向服务,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细分领域占有率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潜在)企业。

3.科创引领全域创新。坚持体系化、特色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校设立研发中心,整合产业链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科研力量,共同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协同、全要素配置、全链条融合、全方位保障的全域创新格局,打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高地。

(二)壮链条,实施关键领域布链行动

1.链式思维引优提能。实施“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建立链长与链主常态化互动机制,推行“链主+基金”“链主+平台”“链长+行长+校长+会长”工作机制,按照“一链一规划、一链一政策、一链一链主、一链一专班”方式,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培育引导有关企业填补空白,着力壮大产业链各环节,使产业链上的企业互补发展、同频共振,引领产业链提能升级。

2.大优项目引领带动。瞄准绿色PCB、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主攻方向,摸清、摸透产业链现有基础,集中力量引进落地一批产业链关键领域上市企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独角兽”项目,实现在信丰投资和本土上市企业总数突破50家,吸引中小企业配套跟进,形成“雁阵”效应。强化大优项目“揭榜挂帅”,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三量齐进”(扩总量、优存量、提质量)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3.建圈强链融合互通。坚持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推动龙头造链、项目补链、业态延链,推动产业打通上下游、拓展左右端,做精做深产业链附加值。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加速形成从基础材料、配套器件、关联芯片到终端设备、应用平台的完整产业链。完善园区内设备采购补贴配套政策,不断促进园区内供需、企业供需循环和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协同。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机制,分领域、分行业组织开展产销、产用、产融、人才、技术等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带动大中小企业融合互通。

(三)促升级,实施产业创新赋能行动

1.建强平台协同创新。依托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健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大脑”共享平台、PCB协同创新中心、赣州印刷电路板产业协会,争取设立印制电路板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联合实验室,引领PCB产业创新裂变。规划建设一批热处理加工、表面处理、视觉检测等基础配套的产业平台,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

2.数智赋能同向发力。出台《信丰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综合运用免费诊断、贴息补贴、技术输出等手段,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一批“小灯塔”“智能车间”“黑灯工厂”“5G+”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夯实数字化转型平台基础,依托省两化融合示范区、数字经济集聚区等优势,推进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3.技改升级增资扩产。大力实施企业技改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实现“老树发新芽”。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力度,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持续优化工业存量。持续推进降能耗促集约,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促进绿色发展。

(四)优生态,实施产业要素保障行动

1.聚焦要素优化营商品牌。举全县之力进一步擦亮“信速办”营商环境品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打造“办事免带证”城市,推动政务服务理念革新升级。强化要素聚焦,推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倾斜。持续推动“5·20”企业服务日、政企早茶会、政企圆桌会等常态化帮扶机制落深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立项、用地、征拆、杆线迁移、环评、能评、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工作。

2.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机制,深化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加大园区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力度,实现“园区事项园区办”,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与活力。全面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实施“腾笼换鸟”,推进园区集约绿色品质提升。

3.双向开放建立产业合作。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参与“广佛肇”“深莞惠”经济圈产业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合作区。推进以信丰高新区等为依托、“研发在湾区、生产在信丰、孵化在深圳、加速在信丰”的“研发飞地”建设,打造“飞地经济产业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工业倍增升级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作,县工业倍增办牵头负责总产业链的日常推进工作;县商务局牵头负责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日常推进工作;县工信局牵头负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日常推进工作;高新区牵头负责新能源产业链的日常推进工作。各产业链牵头单位要制定“一产一策”,推动链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县直有关部门要把链长制工作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

(二)强化协调调度。建立日常协调调度机制,由县工业倍增办每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各产业链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研究解决产业链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总链长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建立问题办理机制,不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议,协调解决各产业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实行“清单交办、跟踪管理、限时销号”闭环管理。不定期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调研督导,综合运用“提醒函”等形式,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重点产业链牵头单位要加大对推进产业链发展特色典型经验案例的发掘和宣传推广力度,营造抓产业链、抓制造业的共识和氛围。县融媒体等宣传部门要深入牵头单位、园区“链主”企业进行采访,实时跟踪报道产业链推进情况,全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1.信丰县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2.信丰县高端装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3.信丰县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附件1

信丰县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电子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培育产业新动能为核心,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电子信息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强化智能终端对全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提升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26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链营业收入超600亿元,加速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绿色PCB、数字视听、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等产业链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承担一批省部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度参与制定一批国家及国际行业标准,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孵化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

集群水平不断提高。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电子信息100强以及央企、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及时捕捉产业外溢信息。锚定目标挂图作战,全力加快项目招引,力争新增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20家,在信丰投资和本地上市企业总数超50家,新增头部企业15家以上。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绿色PCB产业

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发展IC载板、柔性PCB、高密度互连板(HDI)、特种PCB、LED/LCD用PCB等产业。配套发展高熔点、高耐热板材及高频、无卤无锑的阻燃型覆铜板产业,开发新型金属基板、陶瓷基板、复合基板,加快薄型电子玻纤布产业化。重点研发方向。着力突破高端产品生产工艺,推动发展组件埋嵌技术、印刷生产技术、喷墨生产技术等先进技术。突破PCB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展废液再生循环技术攻关。实现高密度、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及薄型化的产品整合组装技术升级。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和数字化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电子信息和PCB产业的降本增效,不断壮大绿色PCB产业。重点突破方向。围绕产业链中的弱项、短板,引进一批知名覆铜板、铜箔、电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逐渐形成完整齐备的产业链条,提升高端PCB产品比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PCB废水、废液处理企业,实现集中化、规模化处理,解决PCB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二)数字视听产业

声学领域。依托本地数字视听重点企业,开展硅微麦克风(MEMS)、模组化扬声器、数字化扬声器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发展智能视听产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内知名智能语音终端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配套发展精密模具、嵌入式软件、半导体封装、原材料加工等产业,完善产业链条。

光电领域。面向新能源汽车需求,发展LED照明、大功率LED照明、显示屏灯珠、手机闪光灯等移动照明产业,鼓励发展紫外灯、深紫外灯、红外灯等特种照明产业,培育无荧光粉智慧健康照明产品,推动智慧路灯、灯丝灯等通用LED照明产品高端化发展。

新型显示模组领域。重点布局触摸显示及模组生产环节,全力推进 OGS触摸屏研发及产业化,鼓励超薄玻璃基板切割磨边及抛光技术、低温/低电阻 ITO镀膜、全贴合触控模组等技术发展,围绕触控模组生产积极向关键材料和器件等上游产业延伸发展。前瞻技术方面,积极布局全息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石墨烯等新型显示技术,带动智能手机品牌生产、手机/平板电脑方案、智能终端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等产业企业集聚,构建较完整的新型显示模组产业链。

智能传感领域。重点发展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电子、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智能传感器产业,主要包括新型生物、气体、流量、惯性、距离、图像、声学等内容。

(三)智能终端应用

以智能穿戴终端、“5G+”为代表的海量连接应用场景,布局4K/8K视频、AR/VR等视听产业新业态,丰富数字视听产品体系。谋划创建5G视听信息科技产业园,推进企业集聚。促进本地视听元器件与消费类视听产品上游零部件生产、下游应用等企业区域联合,实现区域性数字视听产业链一体化。

四、重点任务

(一)突出链长推动作用。积极抢抓新时代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等重大政策机遇和赣深对口合作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充分运用“链主+产业链”模式,实施“链主”招、招“链主”行动计划,推行“链长+行长+校长+会长”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电子信息行业协作能力,形成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培育产业链重点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上市、战略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集团企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与做优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链相结合,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大力实施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景旺项目落地投产,全力推动科翔满产达产、技研新阳增资扩产,加快推进福昌发、强达、科视上市,支持瑞烜新材料、正天伟、同益高分子等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

(三)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推进PCB协同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推进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金信诺、迅捷兴等企业通过其母公司定增募集资金,扩大信丰工厂产能。

(四)推动产业链赋能升级。紧扣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研发设计等数字化转型关键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降本增效为核心,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发挥链条带动作用,推动信丰电子信息行业向中高端领域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经营管理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五)加快产业链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赣深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辐射作用,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要求,抢抓赣深对口合作机遇,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华南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圈。通过做大规模效益、做强项目支撑、做好主导产业、做优公共服务、做实治理能力,大力推动5G产业园满园满产,打造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人才培育基地,鼓励新泓教育园、信丰中专开设电子电路专业和培训班,提高职教水平;发挥好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订单班办学优势,支持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量化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各项任务目标高效实施。始终坚定招大引强战略方向,紧盯正在跟踪洽谈项目,主攻上市公司、头部企业,提升攻坚水平,在引进龙头型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通力协作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机制。各部门要按照“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紧抓快办、办就办好”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实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模式,对已签约项目提供服务指导,健全“专业队伍+招商单位”的专业化安商服务机制,全力服务推进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竣工投产见效,把招大引强成果转化为产业腾飞成效。


附件2

信丰县高端装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省“1269”、市“7510”行动计划,锚定县“3215”行动计划,聚焦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打造特色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推动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6年,力争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通过3年不懈努力,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信丰打造成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力争到 2026年,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突破4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家,年度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3家以上,其中力争营业收入超30亿元企业1家以上。

(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代表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培育一批装备制造领域“专精特新”类中小企业。

(三)智能水平稳步提升。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高端装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引导鼓励企业优先采购一批园区内先进装备,引进先进工艺,提升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县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装备制造基础配套。紧盯基础较为薄弱的高端装备产业链上游环节,瞄准原材料、数控加工、钣金、表面处理、热处理、喷涂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配套领域,引进一批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配套企业,持续完善产业生态,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二)电子产品专用设备。立足PCB产业资源优势,引进一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打造电子产品专用设备生产基地,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农业、物流专用设备。依托绿萌控股、中科微至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物流高端装备。结合脐橙等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果蔬分选装备,同步发展各类细分领域专用农用机械,力争将信丰打造成为集智慧农业、高端制造为一体的丘陵山区特色农机装备新高地。

四、重点任务

(一)突出龙头引领,培育“链主”企业。强化“链主”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加快推动合肥芯碁微新建华南营运中心、力劲科技集团新建高端智能数控机床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见效,重点依托大族数控、科视光学、中为力达等龙头企业,打造精密电子加工设备制造基地,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加快推动绿萌&中科微至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满园满产、星光农机新建智慧农业设施(装备)等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智能农机及物流高端装备中心。扶持壮大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在技术攻关、产销合作、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品牌打造等领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3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链主”企业。

(二)强化梯次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梳理建立产业链重点企业和关键产品清单,在政策上倾斜支持,在融资、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帮扶,鼓励企业专注于特色优势主业,实施技术、装备、工艺更新改造,全面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性能和稳定性水平,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企业重视整机集成创新,深化省、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政策实施,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围绕扩大产品知名度,定期征集发布特色专用装备新产品名单,组织电子信息和电子产品专用设备企业开展上下游供需对接,进一步畅通园区“内循环”。

(三)聚焦招大引强,精准延链补链。重点围绕绿色PCB加工制造、农机和智能物流等专用设备领域,全面梳理相关联的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编好“产业全景图”、产业重点招商企业名录,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一批上下游电机、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夯实中坚力量,全面提升产业承压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紧盯较为薄弱的上游“缺链”“短链”“断链”环节,瞄准原材料、数控加工、钣金、表面处理、热处理、喷涂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基础配套领域,引进一批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配套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强化协同创新,优化产业生态。聚合产业链横向纵向创新资源,重点突破装备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瓶颈。集中规划建设一批检验检测、工业设计、零部件加工等产业基础配套平台,推动园区企业之间在设计、制造、研发等方面加强协作,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抱团发展。以“大企业建平台、小企业用平台”为路径,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载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五)加快数字赋能,推进智能制造。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 装备”,运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真正实现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培育一批本土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主攻方向的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和试点示范企业。引导鼓励企业优先采购一批园区内先进装备,提升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县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大族、华工智能、振立达等高端装备企业与绿色PCB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促进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动发展。

(六)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人才支撑。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定期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培训,不断优化调整关键技术人才结构。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引进全职在岗的科研专家和基础研发人员,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开展科技对接,全面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信丰两所职业学校设立高端装备制造“订单班”,打通人才引育无缝对接“快车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高端装备产业链链长制,加强全产业链发展谋划和工作落实,建立充分调动“链主”企业、园区、产业基金和专业机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夯实产业链基础,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支持设备融资租赁机构与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助力产品推广和销售。进一步完善园区内设备采购补贴政策,以更大力度支持本地企业优先采购园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成套设备。

(三)强化要素保障。梳理制约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瓶颈,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人才缺口大和园区水电气配套支撑不完善等“卡脖子”问题。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在土地、人才、政策、能源等要素保障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并优先安排。




附件3

信丰县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1269”行动、市“7510”行动、县“3215”行动,以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为目标,以电池行业为重点,跟踪培育未来新能源行业,增强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26年,全县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其中培育5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3家,基本形成以新能源电池为主,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配套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为引领,聚焦电池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攻关,深化能源绿色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培育建立新能源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工厂,打造省级以上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新能源产业能级。

(三)集群效应有效发挥。深入实施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巩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资源整合力度,畅通产业发展堵点。强化区域协同合作,真正实现“隔壁就是上下游、园区就是供应链、区域就是产业链”目标,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原材料。以天能集团为龙头,拓远、享能、德臻等企业为骨干,围绕电池产业上下游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提升锂电池生产制造能力,巩固电解液、铜箔等原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补齐正负极材料、锂电消费电子、储能应用等环节短板。

(二)光伏、风电及配套产业。以国家电投信丰电厂2x1000MW机组工程项目为依托,提升工业园区及城区屋顶光伏与储能基础设施覆盖率,充分利用光伏资源,以市场换项目,建立我县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光伏配套产业链,完善叶片、铸件等风电配套产业链。

(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以铭利达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商祺等汽车配套企业为依托,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全链条的带动作用,重点瞄准国内外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进行招大引强,推动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其他新能源产业。支持企业聚焦降低电池成本和提高安全性,发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提前布局其他新能源领域,鼓励企业针对超级电容、压缩空气储能及其他前瞻性储能技术进行研发及产业化突破。

四、重点任务

(一)注重精准招商。根据我县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实际情况,跟踪行业重点企业产业布局和投资动态,更新完善“四图五清单”、产业招商册等资料,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产业链、产业生态招商。围绕产业链发展规划与延链补链强链需求,紧盯光伏、风电等产业薄弱环节,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三年内新增落地新能源龙头上市企业2家以上。

(二)提升配套水平。全面梳理我县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找准制约发展短板,不断优化升级标准厂房、水电气、道路交通、生活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为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提供要素保障。切实发挥好锂电、光伏2个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屋顶光伏、分布式储能建设,提升我县闲置资源利用率,为园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绿电保障。

(三)强化创新突破。积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组建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持续优化产业人才供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柔性引才机制,用好本科、职业院所平台,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强化数字赋能,深化数字技术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利用各级专项资金,以生产制造环节为重点,支持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等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四)加强区域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鼓励“链主”企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强化新能源电池企业与新能源汽车、储能应用、关键材料等企业协同,打造新能源产业配套园区,实现优质项目集聚成势、特色产业集群成链,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产业格局。

(五)实现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和企业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设施,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增强新能源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能力,推动生产过程有害化学物质替代和减量,从源头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升绿色生产水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持续完善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循环体系建设,推动梯次利用和高值化再生利用规范化、有序化。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实施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进全县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成立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作专班,细化落实各项任务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协同配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互联互通、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督促、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要素保障。深入贯彻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针对新能源产业的特点和实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举措,精准施策,加大土地、人才、政策、能源等要素资源保障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