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发展规划 > 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信丰县“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信丰县十四五育事业发展规划》经2022320日县政府第8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329        

(此件主动公开)
信丰县“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信丰县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决胜期,也是信丰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经济建设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体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落实有关体育工作的政策方针、坚决贯彻有关体育的决策部署,体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一)市第五届运动会办会参赛取得巨大成功

赣州市第五届运动会是信丰县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于20191026日开幕,111日闭幕。信丰县作为主承办地,承担了9个竞赛项目组织,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筹备组织实施。信丰县始终以让全体市民充分参与和共享市运会成果为立足点,在节俭办赛理念、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文体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利用承办市运会的整体效应,提速城市建设,实现了竞赛组织科学顺畅、场地保障运行高效、大型活动隆重精彩、文体交流融合发展、信丰宣传影响深远的目标。市五运会全县共派出1179名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部17个项目和社会部10个项目的比赛,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均位居全市第一名,其中青少部比赛以155.5金、133银、137铜名列奖牌榜榜首,团体总分以总分4037.5分的佳绩斩获全市第一,参赛人数、项目数和获得金牌数均创历史之最。

(二)群众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社会体育队伍量质齐增。多措并举壮大体育队伍力量,积极发展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推动体育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体育骨干培训工作力度。全县成立16个乡镇级和10个社区体育管理服务中心,培养了12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实现城乡全覆盖。

2.全民健身运动态势喜人。成立18个体育协会、32个体育运动俱乐部,打造篮球夏季联赛、足球校际联赛、羽毛球俱乐部对抗赛、乒乓球周末积分赛、中国象棋春节友谊赛、自行车骑行挑战赛和全民健身广场舞等影响力大、规格高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每年的全民健身月,开展篮球、足球、健步花园湾、自行车骑行、广场舞展示等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2016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获全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三)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挖掘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升竞技水平的实施意见》(信府办发〔201852号)、《信丰县加快推进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信办发〔20185号)等文件,县教体局把中小学生运动会纳入中小学目标管理综合评估,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积极深入推广各项校园体育活动,拓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青少年健康素质稳步提升。搭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平台,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全县选拔300余名青少年组建了游泳、拳击、摔跤、跆拳道等训练团队,在万隆、大阿等乡镇设立了田径、篮球、武术套路等项目训练基地,形成青少年足球特色。摔跤、武术、田径、射击等项目18名优秀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至省、市少儿体校集训。省十五届运动会赣州选拔赛乒乓球女子团体、羽毛球男子双打女子单打、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个人组斩获4项第一,赣州市青少年三对三篮球锦标赛荣获男子组第一名,我要进省队省足球校际联赛南部赛区荣获男子组第一名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江西赛区)暨省第二届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锦标赛荣获娃娃组亚军,赣州市青少年七人制足球锦标赛荣获U14男子组第一名。2016-2020年,全县向省体校输送4人、市体校输送运动员18人。

(四)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积极做好中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提高体彩销售市场份额,从2015年开始,每年体彩销量在上年的基础上翻番,2018年销量达9500万元。主动向上对接,完成争资争项政策资金累计达4339.27万元。体育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居民身体素质提高和社会生产发展,市场效益、经济效益凸,实现全县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五)体育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

南山体育场、体育中心两场三馆3个村级笼式足球场、4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一大批体育设施投入使用。通过实施体育+旅游融合项目,打造了谷山森林公园运动休闲小镇、花园湾湿地公园健身步道等运动休闲场所。全力推动体育场馆、游泳馆等体育中心亮化升级改造,全面加快公共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3000余万元,升级体育训练器材,完善比赛场馆、功能用房配套设备。投入资金4000万元,建成占地18亩、总建筑面积为4800㎡,融体育训练、体育健身和体育宣传为一体的公共体育场所全民健身中心。全县共建有73条健身步道307公里,建有标准足球场33片、标准篮球场454片。建设了10个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214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根据全县第七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全县体育场地总数量为2699个,体育场地面积144.232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1平方米,超十三五规划目标(1.8平方米)0.3平方米。

二、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

(一)历史机遇

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宏观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个定位符合发展规律,适应建设健康中国的需求,也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为社会各方力量进入体育以及激发体育内在活力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体育发展激发新活力,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将产生更加积极全面的互动。

国家、省支持体育事业的举措行动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强化体育产业的要素保障,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赣州市确定信丰县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试点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促进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支持信丰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信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独特优势,将催生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信丰汇集,为信丰体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成功承办市五运会的经验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力量保障。成功承办市五运会,打造了体育与文化、城市服务、商业等方面的可持续融合发展模式,活跃了竞赛表演业、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媒介等新兴体育产业市场,取得了举办大型赛事产生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品牌效应等巨大社会效应,对信丰体育的后续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面临挑战

体育供给和群众日益增长体育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公共体育服务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和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组织能力、自治能力、活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场馆设施开放水平(特别是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利用率)还不够高效,无法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够灵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教练员存在结构性短缺,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备,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单一,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体教融合的长效机制效果有待提升。

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薄弱。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仍需改善,青少年锻炼健身的主体需求和客观条件都存在一定矛盾;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等问题,各种条件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体育产业发展潜力挖掘不够。体育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体育产业市场活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整体规模质量与周边县(市、区)仍有差距。

三、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育强国建设为指导,立足社会高质量发展,把体育发展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相得益彰。根据国家和省、市十四五总体部署和建设赣州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任务要求,以先进体育发展理念为引领,改革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总体目标:建立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备,竞技体育实力保持全市前列。着力提升场馆运营、智慧体育水平,全力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为建设信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与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改革。聚集5G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把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进步、体育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和改革创新手段融入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结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重点突出,切实做好,牢牢把握,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规划,优化结构、全面发展,切实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传统与特色、整体与单项的关系,兼顾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配合,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稳中向好。

——坚持协调发展,转型升级。体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必须统筹教育、健康、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规划,全面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树立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新理念,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体育产业生产方式和节约、健康、环保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产业结构由二产业向三产业升级。

——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合作。随着体育场馆设施的不断建成和完善,体育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依托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建设政策优势,拓展深化与外来企业、外部资金合作,发挥先进作用,强化互动合作,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体育项目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县常住人口的43.6%。基本建成乡镇、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人以上。群众体育年人均事业经费6元以上用于全民健身服务。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力争竞技体育水平位居全市前列,第六届全市运动会团体总分总成绩进入全市前三,各单项锦标赛、省运会、百县运动会等重要赛事中再创优异成绩。引进更多高水平赛事,打造1-2项信丰品牌赛事。

——青少年体育运动朝气蓬勃。基本建立体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以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射击、武术为引领的各项体育运动在校园深入推广,学生树立科学健身理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在校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优秀率20%以上。

——体育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量质齐升,体育消费增长升级、体育产业政策措施完善到位。形成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场馆运营与体育用品销售等体育市场和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每年以20%左右速度增长。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和体育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加强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大群体工作格局。增加体育健身服务供给,探索多元主体办活动赛事的机制,政府由主办活动转向指导、支持和服务社会力量举办活动,统筹推进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农民、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人群体育均衡发展。以项目化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普及健身知识,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挖掘区域传统特色体育文化,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大数据与大众健身健康相互连接,体育健身模式人性化、便捷化、智慧化。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乡(镇)、行政村(社区)、规模大的自然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全覆盖,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新建足球场10个,新建或改造2个体育公园。完成每万人1片足球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乡(镇)建设中小型文体中心、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及室内外结合的健身场地。鼓励在城区小公园、街心边角、绿化隔离带建设小型、多样、便捷、可综合利用的公共运动场。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有序开放,探索建立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专业管理公司参与学校体育场地管理。

推进体育组织发挥职能作用。扶持单项体育协会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体育协会,着力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推动各社区及有条件的行政村成立基层体育健身协会,带动基层健身团队发展,力争实现基层体育健身组织90%覆盖。持续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争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000人。完善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群众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维护健身器材等方面作用。通过举办科学健身讲座、互联网+、智慧体育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健身、养生知识,提高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和健康素养。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和各类赛事的开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赛事活动,在场地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

2.显著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

强化保障助力赛力备战。做好市六运会、省运会、百县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备战及参赛工作。做好赛事训练培养和保障工作,及时调整和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布局和策略,制定重点项目的备战计划,明确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并严格按计划组织训练,做到训练内容、时间、效果落实到位,备战工作常态化。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管理,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支持县少儿体校做好体校与各级训练网络之间的衔接。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用,扩大业余训练人数。鼓励优秀运动队校办和社会办,拓宽培养后备人才渠道。全县常年业余训练总规模保持500人以上,其中,省、市体校50人以上,各学校(体育特色校)450人以上。

3.着力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推进青少年健康工程。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工程提供系统、全面、有力保障。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巩固提升中小学体育课课时和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培养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爱好,并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学游泳、防溺水、强体质游泳教育工程。广泛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竞赛交流、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等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体育氛围,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2025年,建成20个游泳池(馆),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个游泳池馆,全面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在校中小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优秀率20%以上。

拓宽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完善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其他服务机构等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依托业余训练基地、单项体育协会、学校体育社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推进多项体育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体育中学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业余训练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业余训练网络。

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特色学校。争创10所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完成3所校园射击特色校、3所校园跳绳特色校。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青少年足球全覆盖,重点建设U系列5支以上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规范中小学生运动会及其它单项赛事规程。形成稳定规范科学的赛制,进一步完善校内班级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赛、县级赛的竞赛制度。积极引导和组织各学校组建各类竞赛队伍,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逐步建成覆盖班级、年级、校际、县级等各类别,规范有序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加强学校体育体教融合。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持续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将体质改善情况作为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健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加强中小学校体育装备,改革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因地制宜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扶持校园足球等各类体育社团发展,广泛开展青少年班级、校际、区域三级足球联赛。广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基本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

4.大力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27号),围绕体育产业聚集,优化投资环境,制定《信丰县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信丰县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信丰县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等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措施。将体育产业融入支持信丰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政策框架,健全体育产业项目评价与筛选机制、体育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鼓励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方充分进行市场开发,拓展体育产业市场。加强产业孵化、人才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建立全县体育产业公共服务、体育信息应用大数据平台体系,增强体育产业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体育产业投融资环境,支持体育企业发展和重大体育项目建设。

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全县体育资源分布,优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分布,形成南北呼应、东西延伸、城乡联合的三核两带发展格局。即以县体育中心、信丰全民健身综合体、高新区体育公园为核心,以谷山生态公园至万隆禾江健身带和重走长征路健身带,发展体育产业。中体城区域重点发展体育博览会展、体育商贸物流、体育电子商务、体育旅游休闲等,主城区体育中心着重发展体育科技研发、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产品设计、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文化交流、体育教育培训等体育相关服务。

加大体育市场建设。依托5G产业园大数据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体育消费市场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借助大数据及互联网交易模式拓展业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服务模式。加快体育企业集聚发展,利用体育中心、中体城、高新区及花园湾优势,着力打造2-3个体育用品零售集中区。支持体育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品牌。力争打造1家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体育经营企业。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开发信丰体育”APP智慧体育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分布于城乡社区、商圈、5G高新园区的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馆,打造智慧体育示范县。

创新竞赛表演市场体制机制。发挥信丰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及中体城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实体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创新体育赛事的开发和推广方式,引导构筑体育竞赛市场化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体育赛事运营的管办分离,将适合市场化运营的赛事运营权、冠名权、赞助权等核心资源,逐步交给市场与社会主体进行开发。挖掘本地资源培育开发大型特色赛事,着力打造1个以上自有品牌赛事,引进3-4个大型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各界承办、兴办各类体育赛事。支持各协会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举办特色赛事并形成品牌。

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体育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民俗体育等旅游,重点打造2-3个精品体育旅游项目,建设1个户外运动基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融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建立市民体质测定与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委、县政府的全面领导下,发挥县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格局。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履职尽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运动纳入乡村振兴发展和城镇建设整体规划,把体育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充分满足城乡居民运动健身需求。加强对各级体育社团组织的评价和监督,促进其合法、规范、高效运作。

(二)强化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规定的体育产业优惠、资金扶持、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政策。加大对乡(镇)、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保障体育设施用地,严格执行配套标准,规范建设小区群众体育健身相关设施。加大体育专业人才引进,大力培养和建设体育社会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

(三)强化人才培养

加快体育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符合规模要求、结构合理的体育人才队伍。充分开发体育人才资源,统筹推进体育管理人才、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整合全县资源,完善体育培训网络体系,提高体育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和参训率。

(四)落实责任监管

各部门和乡(镇)要加强体育事业规划衔接与细化工作,对城乡区域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和政策措施,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对发展指标进行逐年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人、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加强重点任务、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必要时对规划目标进行适当调整。